针对目前保姆短缺等现状,广州市家协日前通过政协委员递交提案,提案建议,应为保姆制定最低工资标准,并解决她们的社会保险问题。据统计,广州目前有家政服务人员40万,目前这批人均未解决社保问题(据《广州日报》报道)。
都知道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,但发展包括家政在内的各种服务业,首要一点就是先解决好从业人员的“后顾之忧”。否则的话,没有一心一意扑在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,“发展”就成了空话。
由于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,看护孩子、清洁打扫、护养老人、洗买做饭……高质量的保姆日益抢手。比如说照料行动不便的老人,有些家庭出高价寻一个“可心”的保姆,却找不到。而目前,我国家庭服务业基本上还处于“小、散、弱”的状态,多数家政服务公司走的是中介服务的路子。据中国日报网报道,国际劳工组织和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,广州和成都有超过50%、北京有27%的家政工人没有和家政服务机构或者雇主签订合同,有超过60%的家政工没有参加任何一种保险计划。
这些情况意味着,许多保姆既不受《劳动法》保护,也难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保障自己的权利。提供服务的一方缺乏基本保障,对他们不公平,并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。而最终,一个不完善的家政服务体系,会让需要的人们得不到高水平的家政服务。